首页新闻首页新闻详情
《第九交响曲》是马勒的死亡告别吗?明晚即将上演,观演小贴士送达!
2025-05-07 17:50
分享举报







明晚,匈牙利“国宝级”指挥亚当·费舍尔将执棒德国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原味呈现马勒《第九交响曲》,与观众一起探寻命运真谛。


以下观演小贴士请收好——

1. 音乐会一首曲目约90分钟,无中场。为保证演出顺利进行,迟到或演出过程中离场的观众将无法入场,尚未取票的观众请预留足够时间,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2. 演出开始前,请将手机调至“静音”关闭闹铃演出时,妥善保管个人物品,避免发出声响

3. 乐章之间请不要鼓掌。本作品以弱奏结尾,直至万籁无声,请您保持安静,不要提前鼓掌(可待指挥家明确示意或转身后再鼓掌),感受寂静感人的片刻。








古斯塔夫·马勒  如过往的每个夏日那样,漫步在他位于托布拉赫(Toblach)的作曲小屋附近的乡间小道,远处青绿色的草地上奶牛脖子上挂着的铃铛正叮叮作响,微风袭来,一切是如此的惬意,但他几乎无暇顾及这一切,他的目光焦躁地飘向远方,最终落在了多洛米蒂山脉的山峰上。一年前,他被诊断出心脏瓣膜问题,医生禁止他再继续徒步运动,可偏偏他是如此想攻克那些陡峭的群山。他的脉搏好像跳得更快了,一时间他无法分辨这种规律,就像他音乐中那“不规律”的律动一般。
马勒在作曲小屋Toblach附近的乡间小道(1909)
1908年夏天,马勒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的第一版草稿(根据阿尔玛的记载),整个初稿创作过程仅耗时六周,可谓一气呵成。然而,由于马勒最终死于心脏疾病,这部作品常被后世认为与“死亡”主题紧密相连。例如,指挥家吉伦(Michael Gielen)将其称为“死亡的节奏”,认为这种节奏宛如患病者心脏的跳动。音乐评论家贝克(Paul Becker)则为这部交响曲赋予了《死亡告诉了我什么》的标题。而马勒的忠实追随者、指挥家门格尔贝格(Willem Mengelberg)在总谱上深情地写道:“马勒的灵魂在歌唱着他的告别。”然而,这部作品是否仅仅是对死亡的告别?或许我们可以将目光投向马勒创作《第九交响曲》前后的那些夏天,一起探寻马勒的创作轨迹。



-

-


马勒《第二交响曲》手稿


1907年初春,反马勒的风潮愈演愈烈。6月,马勒最终签署了大都会歌剧院总监海因里希·康里德提供的四年合同,这意味着他将离开欧洲,远赴美洲大陆。然而,一场更为深重的变故接踵而至——他的大女儿玛丽亚因感染恶疾不幸离世。这一打击令马勒痛苦不堪,几乎喘不过气来。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在宫廷歌剧院排演他钟爱的一系列歌剧,以此作为告别。最终,他同意提前四周启程前往纽约。同年11月,马勒指挥了他的《第二交响曲》作为对维也纳的告别。


马勒与大女儿玛丽亚




托布拉赫的度假屋(1957)


1909年的夏天,马勒独自在托布拉赫的度假屋潜心创作《第九交响曲》,在这期间,他时常会因为一些琐碎起居日常与厨师和女仆争论,尤其是因为一块黄油的品质,但这些小插曲并未影响他的创作状态。


整个夏天,马勒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力。他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这个阶段还算不错,因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创作间隙,他常在山间散步,当走到更开阔的地方时,很容易就能看见远处阳光洒落在托布拉赫湖畔白雪皑皑的山峰上,这时的他总会忍不住感叹:“多美的世界啊!”

小屋内的视野




-

-


让我们回到那个在探讨马勒《第九交响曲》时始终绕不开的问题:这部作品,究竟是不是关乎作曲家的死亡与告别?不,事实上,尽管现实世界的接连打击不断,马勒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却从未有过丝毫减退。恰恰相反,这些痛苦与挫折反而将他引领至全新的视角,使他得以重新审视一切。创作《大地之歌》时,那曾令他恐惧不已的“第九魔咒”,在此刻已然烟消云散,他开始直面人生终将来临的必然结局。

指挥家亚当·费舍尔在为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第九交响曲》的唱片撰写说明时曾指出:

马勒的《第九交响曲》并非是关于死亡,而是关于濒死的过程。死亡和濒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在研究《第九交响曲》时,我意识到,除了德语之外,我不知道还有哪种语言中“死亡”(Tod)和“濒死”(sterben)这两个词有着完全不同的词源。


……终曲仅仅是一段漫长而持续的濒死过程的呈现,是生命的消逝。最后一部分,尤其是总谱的最后一页,对那种情境的描绘堪称完美,超越了文学或美术领域的任何其他刻画。




马勒为《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谱写了一段时长超过20分钟的柔板,这个柔板打断了第三乐章中“喧闹的嘲弄”。庞大的弦乐组一次次将痛苦情绪推至顶点,宛如马勒在对世界的诉说与呈现。当一个人有勇气去呈现濒死的过程时,这难道不是对日常生活怀揣“希望”的表达吗?显然马勒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对自己的生活、事业和家庭依旧满怀热爱,但与此同时,他也能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死亡。


最终,这一乐章逐渐走向一种如梦似幻、平静祥和的自然状态——这是生活的延续,也是对事物发展进程中所有可能结局的接纳与释怀。第一小提琴声部引用了《亡儿之歌》第四首中“在阳光眼里,那日子是多么可爱啊!”的旋律,随后,这旋律“渐渐地消失了”,所有对于尘世的疑问都被抛入难以感知的时间洪流中。一切都融入了结尾处“令人心碎的反复”(阿多诺语),并持续至乐章结束。万物归于平静,走向了真正的释怀。


马勒(1909)



亚当·费舍尔与德国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

2025上海音乐会

Adam Fischer & Düsseldorf Symphony Orchestra

演出时间

2025/5/8(周四)19:30

地点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票价

1280/1080/880/680/480/280元

扫描二维码购票


曲目 PROGRAM

马勒

第九交响曲

MAHLER

Symphony No. 9


* 音乐会一首曲目约90分钟,无中场。为保证演出顺利进行,迟到或演出过程中离场的观众将无法入场,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 本作品以弱奏结尾,直至万籁无声,请您保持安静,不要提前鼓掌(可待指挥家明确示意或转身后再鼓掌),感受寂静感人的片刻。

* 本场演出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0
0
阅读(2953
我来说两句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
暂无评论
已经加载全部
热门推荐
不一样的“探店”——小毛工作室专访
中乐之声APP上线获取优惠询价及预约试听功能
中乐之声——一款音响行业综合服务APP
2023成都国际音响展今日盛大开幕
让音乐突破物理限制,还你录音室级聆听体验!Dirac Live房间方案来啦
玩音响听音乐就上51Audio.com
中乐之声
中乐之声网站是由中国音响网(51audio.com)改版后注册成立,是北京中悦之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平台,致力于为广大从业人员及爱好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数据信息技术服务,实现影音行业资源数据全盘整合。另外,平台同时开展“中乐之星”高阶艺术培训教学,增加“艺人合作”艺人云经济板块,全面探索影音领域。愿“中乐之声”成为值得信赖的影音行业平台,与广大同业者、爱好者共同致力于推动行业新发展。
愿景
致力于打造音乐音响行业受大众信赖和喜爱的综合服务平台
使命
推进音乐音响行业数字化发展 引领大众文化艺术追求的全面提升
价值观
创新 热爱 全面 客观

下载中乐之声APP

举报邮箱: ZYZS@chinaaudio.net.cn 客服:4008-0201-03(工作日09:00-18:00)
©2019 51audio.com|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95|京ICP备20003013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4178号|京网文【2020】4008-712号|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3036